新时代的边疆追梦人之四:古老茶农的新跨越
+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边疆德宏少数民族青年从中看到了确定且应为之奋斗的光明未来。

  德昂族被称为“古老的茶农”,是德宏州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据相关统计,中国境内德昂族人口数仅为2万余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德昂族青年一代接过“古老的茶农”接力棒,正向着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奔跑。

  德昂水鼓敲出幸福新舞步

  车辆顺着蜿蜒的山间小路行驶,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约半小时就到达了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的“德昂小院”农家乐,这就是德昂族小伙李成明的家。他家德昂传统风格的木架房前展示了多张德昂水鼓舞的照片。他十分热情地一边给我们递来德昂酸茶,一边介绍德昂水鼓的知识,并背上小水鼓现场演示了一番。

  李成明家的“德昂小院”主营德昂风味菜肴和德昂酸茶,橄榄撒、坚果撒、臭菜是他家的拿手菜。近年来,随着出冬瓜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德昂小院”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李成明是一名90后共产党员,现任出冬瓜村党总支委员、村团总支书记。他职高毕业后先是外出打工,后来又自己做点小生意。2020年9月,他回到村里开始创业。今年10月,他参加了共青团德宏州委举办的2022年德宏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农村班,并荣获“优秀学员”。

  李成明的父亲是德昂族水鼓省级非遗传承人李三所。他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水鼓舞技艺,耳濡目染,如今水鼓舞技艺也渐入佳境。

  水鼓是德昂族独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德昂语称之为“嘎拱当”,鼓身有棋子大小的圆孔,使用水鼓前,需取清水自小孔注入鼓身内,在鼓面上涂黄泥,待鼓面和鼓身湿润后,再把剩余的水倒出来。据说这样可以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德昂水鼓由此得名。

  每逢浇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德昂人民都要伴着水鼓声跳起舞蹈。德昂族水鼓舞鼓点铿锵有力,舞蹈动作刚劲矫健,气势雄浑壮阔,动作中彰显着力与美,表达着德昂族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水鼓舞作为德昂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代表,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我要好好向我爸和村里的老人学习水鼓舞,传承和宣传好德昂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聊起水鼓舞和德昂民族文化,李成明的眼眸闪着光。

  李成明在村里有很好的口碑,谁家有事都喜欢找他帮忙,村里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老人较多。谁家电视机、手机等使用遇到问题,他热心指导;需要到山下去取的东西,他拿回来送到村民家里;家庭困难的人家请他代买东西,他总不收钱;老人腿脚不便,需要做核酸采样,他开着自家的车陪同医务人员入户采样;村里来了客人,他就是义务的德昂族文化宣讲员。

  说起今后的打算,李成明坦言:“想扩大经营,接下来我准备把在昆明打工当厨师的弟弟叫回来,在传承好德昂族美食文化的基础上,对菜品进行一些创新尝试,把我们德昂族的风味美食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数民族青年,我特别感恩党和政府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广阔的干事创业平台,我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服务好家乡的群众,不断继承和发扬德昂民族文化,为家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0月16日,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李成明信心满满地说。

  德昂酸茶发酵甜蜜新生活

  “因为是我和姐姐一起制作的酸茶,我想创立的酸茶品牌叫‘德昂姐妹’。”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80后德昂族妇女李玉着眯着眼睛在明媚的阳光下晾晒刚做好的酸茶。她和姐姐今年做的100多斤酸茶,大部分已被外地客商预订。

  2018年,李玉着到芒市参加了首届“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传承培训班,系统学习了茶的种植管理、酸茶加工、卫生安全管理等知识。回到村里,她和姐姐开始做起了酸茶。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品,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茶。千百年来,茶成了德昂族社会交往、防病治病的主要饮品。德昂族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中称“德昂族是茶叶变的,茶是德昂族的根。”茶记述并承载了德昂这个古老民族从远古走来的足迹,文化内涵深厚。

  德昂酸茶制作技艺是德昂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不断积累制茶经验,并且根据生活需求,针对气候潮湿的特点,逐步摸索出的一套制茶方法。德昂酸茶制作技艺,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作为子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前些年我们出冬瓜村没人来,坚果、香蕉、百香果等农产品销售难,如今可好了,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有了游客,很多东西有了销路,不愁卖了!”李玉着说,她家种的20亩坚果和14亩菠萝都卖完了,酸茶也被预订得差不多了。

  “从前德昂山上日子过得艰难,从出生到结婚生子,李玉着一直都在出冬瓜村。这十来年,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她靠勤劳的双手富了起来。”这是村里人口中李玉着家的变化。

  如今,李玉着过着候鸟式生活,半年时间在村里劳作,管理坚果、菠萝,制作酸茶,发展乡村旅游;半年时间则到杭州、昆明等地的坚果厂和月饼厂打工,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

  李玉着在心中编织着新时代的梦想:“我们三台山有那么多的坚果树,只是仅出售鲜果收益不算太好。如果能在打工中学到坚果食品加工制作的方法,回来带着妇女姐妹们创业,延长坚果的生产链,提高坚果的价值和效益,让来德昂村寨旅游的人们吃上坚果月饼、坚果零食、坚果糖果等,那多好啊!

  德宏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曹园雅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