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边疆沧桑巨变系列报道之与缺医少药的年代说声:“再见”
+ 收藏

  20世纪50年代,省民族工作队为边疆群众送医送药。 (资料图)

  乡镇医务人员为群众送药。 (德宏融媒记者 刘 芬 摄)

  编者按:

  70年沧桑巨变,70年见证辉煌。为充分展示德宏州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变化,充分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德宏的生动实践,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营造浓厚的庆祝德宏州成立70周年氛围,本报与芒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策划,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沧桑巨变”,聚焦芒市地区部分民族村寨,讲述民族村寨、家庭、个人的故事,以小见大,再现70年来的发展记忆。

  历史回顾一:1953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郭影秋、省边委副书记王连芳、省边委秘书长马曜等到边疆调研民族工作。马曜带领工作组到德宏州潞西县(现芒市)西山景颇族村寨进行经济社会调查,最后提出通过互助合作,发展经济和文化,消灭原始因素和落后因素,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建议。12月,“直接过渡”政策经省委批准,同意德宏景颇族、傈僳族、德昂族分布的地区,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简称为“直过区”。(据德宏州博物馆资料)

  历史回顾二:解放初期的西山原始落后,马曜教授的调查报告为我们生动勾勒了当时落后的社会剪影: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生产技术原始落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相当普遍……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展现的是赤贫的面貌:居民居住破旧的茅草房,睡在火塘边,靠烤火取暖,无盖被习惯,一般吃饭只有盐巴和辣椒佐食,很少吃肉和蔬菜。同时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原始落后的现象:杀牛祭鬼普遍盛行;40%的成年男子吸食鸦片,不事生产,男女老少皆嗜酒,导致疾病多发。(《回顾历史 重铸辉煌》)

  历史回顾三:西山弄丙村石道龙全家12口人,住在简单的茅草房里,2003年人均纯收入783元,田地由于缺水收成低,年人均口粮187.5公斤,粮食不够吃;石道龙老人病倒在床上,面容枯瘦,医院诊断患有肝腹水,但因无钱交押金住院治病,无奈只有患病在家煎熬。农户何老三因长期患疾病住院,家中已负债2万多元。调查中,何老三的儿子说,家里由于老人长期生病,医药费支出过大,造成生产垫本少,农药、化肥跟不上,加上水田缺水,粮食产量很低,年人均口粮200公斤,年人均收入461元,家境已陷入贫困。目前,“直过区”由于医疗条件差、群众贫困和落后,就医难、因病致贫、因病负债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回顾历史 重铸辉煌》)

  循着以上3个历史片段,采访组一行近日来到当年马曜教授和“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调研组驻点调查的村——芒市西山乡弄丙村,走进石道龙、何老三的后人家中,看一看这里发生的变化?

  车沿着山间蜿蜒的公路来到弄丙村委会办公地点,我们见到了西山乡政府副乡长排勒用。2004年,他初到弄丙村委会上班,就负责带着芒市“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调研组入户调查。调研组吃住在村委会,每到一户人家,都要对家里的人口、生产工具、经济收入进行登记造册,甚至连有几只碗都要登记,非常仔细。

  “2004年,西山乡的道路是土路,摩托车很少见,弄丙村委会只有一台座机。2005年,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我才第一次见到电脑。目前,村村通了水泥路,住房从茅草房到土基房再到砖混小平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排勒用回忆道。

  离开村委会,我们来到弄丙村民小组石道龙家,石道龙因病去世几年了。他家里没人,但是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继承他老房子的小儿子去年突发心梗,来不及送医院就走了,留下媳妇和读小学的女儿。脱贫攻坚期间,他家的木架房得以修缮加固,村干部还争取到企业捐赠的3吨水泥,为他家修整了院场。据了解,其儿媳获得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每月有1500元收入;孙女享受低保待遇;家里的4.5亩旱地种上了杉木,水田出租给别人。

  在石道龙老家不远处,有2间平房,是他另外两个儿子的住房。我们走进其中一户,见到了他的儿媳和孙子石成保。房子干净整洁,于2018年新建,享受政府补贴4万元,自家贷款10万元。据石成保介绍,他家田地不多,去年种了5亩西番莲;水田在坝子,离家10多公里,骑着摩托车去种田;他的父亲60多岁,建房时出了一场车祸,不能干重活;母亲患高血压,每个月都到村卫生室拿药,药费仅二三十元。

  另一个调查户何老三家住在坝东村民小组,过去隶属弄丙村。何老三有5个儿子,我们来到四子何龙都家。何龙都回忆道:“父亲因吐血第一次到芒市住院,CT检查结果是肺癌,要做手术,家里人商量后没做手术就回家用草药治疗。半年后,又去州人民医院检查,确诊肺结核。病了3年,前前后后花费4万多元治好了,去年才去世。”“全靠在乡政府工作的二哥垫付着医药费。”何龙都说,“后来,家里人再无生重病的。我们全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里有卫生室和医生,小病不用出村。”

  变化最大的是最近10年。何龙都刚卸任坝东村民小组组长,对落户村里的项目如数家珍:平田改土、修水泥路、建村民活动室和篮球场,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村里没有吸毒人员,家里的摩托车户外停着无人偷盗。”何龙都说。

  何龙都家种着4亩甘蔗、7亩坚果,农闲时去附近基地打工。去年家里收入4万多元,人均收入1万多元。记者在他家看到,农用拖拉机、摩托车、冰箱、太阳能、卫生公厕等应有尽有,卫生条件与城里相差不远。

  今年76岁的李勒干,幼时生活在西山乡毛讲村,曾担任过西山乡乡长、人大主席,对西山的变化有着深切的体会。他回忆道:“儿时,景颇山寨无医无药,生病了就杀牛祭鬼。印象最深的是‘只见娘怀胎,不见儿上街’,儿童成活率非常低。省民族工作队进驻后,给各族群众送医送药,给边疆人民带来了卫生与健康。”

  为解决群众因病返贫问题,德宏州今年推出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不到100元就可以享受最高290万元的保额,大大减轻了参保人面对重大疾病时的个人和家庭负担。

  记者从德宏州卫健委获悉,基层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一直是国家关注和支持的重点。截至2022年,全州共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个,村级卫生室304个,国家标准等级医院3个,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德宏州成立70年来,不仅在西山乡景颇族地区,整个芒市乃至德宏州的医疗卫生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如今,边疆地区缺医少药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李勒干感慨道。

  德宏融媒记者 肖素梅 张文娟 张祖杏 通讯员 章倩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