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伴我追寻远方的诗意
+ 收藏

从来没想过,我会在少年的路上遇到一位特殊的“知己”,并且伴着我一路成长。她像大地那样给我精神食粮,像园丁一样给我人生的芬芳,像一本日记般记录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像母亲一样让我牵挂。这位“知己”,就是《德宏团结报》。

亚热带肆虐的“秋老虎”咬得我全身是汗。我让妈妈每天晚一点来接我,好让我在学校做完作业后,回到家就可以自由“飞翔”。那天,在完成了一天的作业后,妈妈带着我到外婆家去吃晚饭,闷热的天气让我觉得有点晕头转向。饭后,我走到门外感受有风世界的清凉。这时候,从门外的石榴树上掉下一只小虫子。它的背是椭圆形的,黑乎乎的,有四条腿;头是半圆形的,也是黑色;小小的眼睛像两颗星星。我把它捡起捧在手上,它还“嗡嗡”叫呢。于是我给他取名为“小西瓜”。

“小西瓜”跑得很快,我让它爬在我的手指上,它摇着小脑袋看太阳。我把它放在杯子里,它就在杯子里转圈。虽与它接触了不久,但我觉得它对我特别友好,于是,我决定把它带回家。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半路上,我竟然发现它不知什么时候丢了。妈妈停下电动自行车后,我先在衣服上找,再在自行车上找,又在地上找,可是都没有找到。回到家,我仍然在想念我的“小西瓜”。看到我为丢失了“小西瓜”而难过,爸爸告诉我:“既然现在无法找到‘小西瓜’了,就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永远让它留在你心中吧。”我照着写了,我希望我的“小西瓜”能够回来。如果它无法回来的话,我要祝它平安无恙,永远开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从小就爱看书,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订了很多带拼音的书,让我口述一些自己对于图画的想法。那时我虽然年纪还小,却还是学着写了几首儿童诗,竟然被《都市时报》发了出来。后来,我把与“小西瓜”的经历写成日记《可爱的“小西瓜”》后,爸爸看了觉得很有意思,就为我推荐到《德宏团结报》。没过多久,这篇短文就在《德宏团结报》发表了。

这篇文章的发表,像火种般燃起了我对写作的爱好。之后,我不仅开始看《德宏团结报》的文艺副刊,并时不时对着手机讲出自己心中的童话故事,再转成文字保留。连爸爸都夸我说小孩子的思维就是与众不同,并叮嘱我好好写。随着渐渐长大,我又先后写了好几首儿童诗和几个小故事,而且好几首小诗都上了外地报纸的少儿版面。后来,看了更多的《德宏团结报》后,我不仅从中知道德宏的各种大事和国内省内新闻,知道很多科学和生活的知识,而且还通过学习“孔雀之乡”文艺副刊上的散文、小说、诗歌,不断提高了写作能力。每期报纸一到,我都会先看一个大概,再细看每篇文章的内容。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让我深深沉醉其中。

2017年对我而言是最特殊的一年,当时上小学六年级的我从学校知道由多个部门与《德宏团结报》联合举办的“爱芒市·赞芒市”征文比赛正在征稿中。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认真写了一篇征文《春姑娘的芒市情》,讲述了我自己创作的童话:春姑娘发动森林的动物,到各地去找一个最美丽的地方,最后决定请孔雀、鸬鹚和白鹭去找。孔雀回来后,告诉大家,他先后飞到了很多地方,看到各地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有的地方不断出现泥石流,有的地方则常年不下雨,还有个地方的人见鸟就开枪!最后在中缅边境找到了“美得让人心醉”的“孔雀之乡”——德宏芒市,它认为那是最美丽的地方。鸬鹚告诉大家,它找了很多地方,后来被人用网罩住,在脖子上拴了绳子强迫它去捕鱼,逃跑负伤后被芒市的好心人救助,对它进行了放生,所以它认为芒市是最美丽的地方。白鹭飞回来后告诉大家,她出发后到的很多地方环境都非常糟糕,到了芒市才知道,这不仅是个人类宜居的地方,也是动物宜居的地方。它们讲完后,春姑娘告诉大家,让大家去选最美的地方,是因为它们目前居住的这片森林已经被严重破坏,大家必须一起迁徙到一个新的家园。听了大家的介绍,她觉得芒市就是最好的地方。于是,春姑娘带着动物和精灵们来到芒市,把他们制成的甘露洒到了芒市的土地上。

这篇文章获得学生组金奖。在颁奖时我才知道:征文最初分设高中、初中、小学组比赛,后来,因为高中组、初中组的文章比较少,所以全部并在一个组进行了评奖。没想到在与初中生、高中生一起比赛的情况下,我竟然能够夺得第一名。这与我从小读《德宏团结报》有关,是那些介绍德宏的文章使我从小懂得了一些州情;那些生动的副刊文章,让我学会了讲故事。后来,那篇文章还被多家报刊转载,被一所小学编辑成剧本进行表演。

随着时光飞逝,在阅读《德宏团结报》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成长。我在读报纸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看到一批批英雄人物的壮举。因为看报纸,我懂得了散文里的真情和小说里的哲理;因为看报纸,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于是,我开始关注身边的英雄、平凡的父母,以及已经离开人世的爷爷。于是,我用《藏在身边的幸福》,以散文的方式写在抗疫中牺牲的人民警察张峻珲;写退休19年送了一份长长的请战书到边境守边的陈茂云;写边境上的“父子兵”“母子团”“夫妻档”,在文中表达出我的想法:“这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在你看不见的角落,有人为你扛下了所有。他们默默的坚守,点亮了万家灯火,撑起了万家团圆。他们,是藏于我身边的感动和幸福。人世间的日子,正是在这暗淡与鲜亮间交叠轮回,温暖我生命的全部。”《我永远的月》写经常将我逗得哭笑不得但又深爱着我的母亲,表达母亲就像月亮,“有了月亮的光,星河就不会暗淡;有了月的陪伴,我就不会在黑夜中迷失方向”的真情。《照片里的温馨》写年迈的爷爷在去世前的最后岁月对我的关爱,表达浓浓的亲情与无限的思念,让我懂得“流年在悄然中走过,回忆在岁月中斑驳。踏过凡尘,曾经的真情和往事,永远铭藏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

这些文章有的成了我考试的作文,有的被报刊发表。《我永远的月》在《德宏团结报》发表后,被《春城晚报》选用;《照片里的温馨》在《德宏团结报》发表后,被《都市时报》以《拥抱快乐的今天》为题发表。而且,《德宏团结报》还激发了我摄影和绘画的兴趣,使我在学习之余积极开展艺术创作。

通过看《德宏团结报》,不断地写作和投稿,使我的作文和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2024年7月高考分数揭晓时,我122分的成绩是我所在班级的最高分。语文老师说我以前成绩大都在98到100分左右,高考时语文成绩成功“逆袭”。我知道,语文成绩的提高,与我经常读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通过不断努力,目前我已经在《德宏团结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20篇,并且近30次获得全国、省和州、县各类征文、摄影、绘画比赛一、二、三等奖。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回忆与《德宏团结报》从相识相知,那些读报感受、发表文章的惊喜和与报社编辑老师们相识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老师们的关心、为我修改文章的付出永远是我最温暖的记忆,使我感受到,从小到大置身于报纸有关的爱的海洋是多么幸运和幸福。这也使得我在离开芒市上大学后,每次点开《德宏团结报》数字报时,油然而生一种温馨之情。

走在这青春年华的奋斗道路上,我会读着心爱的《德宏团结报》,凭着坚强与热爱,走过日后漫长岁月中的风风雨雨,追寻远方的诗意。 (杨丹妮)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