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保阿昌族乡立足“九保小吃”特色美食资源,贯通“原料供应—加工制作—市场销售”全产业链条,构建“户户参与原料供应、人人可及加工生产、灵活对接市场销售”的就业增收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与致富增收。
供应端:“田间”变“车间”,群众在家有事做
作为九保名小吃,九保卷粉的独特风味,灵魂在于制作原料勐宋大米。为增加农户种植水稻收益,勐宋村党组织创新水稻“三链协同”模式——统一收购稻谷、集中加工提升附加值、乡级代销点统销直供九保美食街,既守护传统味道,又拓宽增收渠道。勐宋村村民小尹曾与妻子常年外出务工,家中仅种有0.5亩水稻供自家食用。如今,勐宋大米销路稳定,夫妻二人选择回乡发展水稻种植,现已扩大规模至50余亩,实现了“增收顾家两不误”。全乡800余户农户成为产业链上游供应商,为卷粉、果脯、大薄片等九保特色美食提供勐宋大米、野生年枣鲜果、黑毛猪、土鸡蛋等农产品原材料。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山货对口供应九保小吃餐饮业主,户均年增收超2500元,真正实现“守家在地有钱赚,产业兴旺日子甜”。
加工端:作坊扩就业,就近务工有活干
在九保村,传统手作与现代加工相辅相成。每年10月至12月是鲜果丰收季,果脯加工作坊内数十名村民忙碌不停。党员致富带头人杨云花创办的“九保云平食品加工坊”日均用工20人,旺季可达30余人。经过培训,村民每日可加工30斤年枣鲜果,收入约200元。乡党委推出“政策包”精准扶持小微企业和作坊,简化证照办理、协调生产场地、对接原料供应、协助市场推广,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目前,全乡50余个家庭手工作坊常年提供果脯加工、腌腊制作、包装等岗位约300个。村民既能兼顾农忙家务,又能灵活参与生产,实现“家门口上班、零距离增收”。
销售端:线上线下联动,就近就业更灵活
通过“线下销售+线上拓展”双轮驱动,打造多元化就业生态。线下,九保美食街商铺经仿古改造与美食休闲文化广场建设焕发新活力,连续举办13届春节美食文化街,形成“节庆引流+商铺经营”经营模式,年均吸引超10万游客,带动200余户家庭通过摆摊创收,52家餐饮店铺稳定运营,直接提供130余个固定岗位。2025年春节美食街单日营销额突破500万元,创历史新高。线上,打通“直播带货+美食配送+电商物流”全链路,30家商户接入美团外卖拓展同城配送,16家特产店通过抖音直播销售九保美食特产伴手礼,葫芦丝快递驿站落地后将形成“九保古镇1公里物流圈”,有效带动“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美食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实现“一部手机接单、一部三轮车送货”就近就业灵活创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