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这个村子,靠蚕桑“织”出致富路
+ 收藏

初冬时节,走进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大场村,近千亩的桑海连绵起伏、绿意盎然,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桑海间,桑农们正忙着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



“去年我家种了12亩桑树,养蚕15.7张,产茧854公斤,收入43697元。”村民麻六高兴地说。


麻六是大场村90多户桑农之一,发展蚕桑不仅增加了一家的经济收入,也悄然改变着他的思想,只有小学文化的麻六,有了种桑养蚕“月月有收入”的“底气”,成功把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2023年7月,女儿麻木二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村里的又一名“蚕桑大学生”。


大场村地处清平乡西北部,共有135户607人,是清平乡唯一的傈僳族聚居村。由于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产业凋敝,在过去,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为实现产业“弯道超车”,2017年,大场村党总支书记麻福保把自家仅有的8亩土地全部翻种了桑树,与村里另外14名党员带头种桑养蚕,用苦干实干的行动带动群众打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门”。


尝到了种桑养蚕“得吃”的“甜头”,大场村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不断高涨,又新植桑园260亩,推动形成了千亩连片基地。2023年,沪滇蚕桑项目落地大场村,使分散的59户农户土地发展成集中连片的桑园,同步建设产业道路、灌溉设施、照明用电等,实现产业规模化、连片式、一体化发展,使区域产业有效布局,并于当年成功申报为有机桑园示范基地。通过“党支部+基地+农户”联动方式,蚕棚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农户经营管理,实现群众、集体收入“双赢双丰收”。


7年多的时间里,大场村的蚕桑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据悉,目前,全村发展种植桑树面积996亩,蚕农93户,预计2024年全村养蚕收入将突破260万元。


种桑养蚕是新产业、技术活,大场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党组织强力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群众深度参与、项目有力扶持、管理精耕细作五位一体的“有机组合”。


小小桑蚕织出一个个“致富茧”,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下一步,大场村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作用,加强对蚕农种桑养蚕的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提高桑蚕生产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桑蚕产业效益倍增,让种桑养蚕成为最具活力的“绿色产业”“致富产业”。

陇川融媒综合报道 陇川县清平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