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的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是刚收完苞谷的种植户忙碌的身影,他们把苞谷杆卖给养殖企业,变“废”为“宝”,为乡村振兴增添了“绿色引擎”。
“苞谷已经卖掉了,苞谷杆有12亩,全部砍来卖给牛场,额外的收入4000余元”种植户李维胜高兴地说。
近年来,陇川县充分发挥热区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苞谷种植可实现一年“三熟”,所产生的秸秆为养殖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原材料,群众也得到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
户撒乡嘉吉养牛场负责人樊再啟介绍“将收购来的苞谷杆进行粉碎、压缩、打包、密封发酵后制成青贮饲料,有效解决从外地购买饲料的难题。现在养着183头牛,每年要收储大概3000吨苞谷秆,能为苞谷种植户增收40万左右”。
据悉,2024年陇川县全年苞谷种植面积达13万亩,预计秸秆产生量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9%。苞谷秆让群众增收600余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杆杆”。
作者:李根标 白金状 孔扎选晶 刘熙 冯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