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盈江丨盈江:做实林长制 物种“家底”厚
+ 收藏
盈江县以全面推进林长制为抓手,多措并举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全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尹以祜/摄影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全县240名林长严格按照巡林制度要求开展督导巡林巡查,全力推动林草湿地资源高水平保护。加强保护地管理,维护栖息地完整,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全县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处,97%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种数得到有效保护,年内全县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个,投入资金240万元,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提升;完成两江风景名胜区木材采伐登记备案15000方,核查人类活动点位26处。通过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实施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项目,每年完成义务植树45万株,社会造林、植被恢复造林等其他造林有序推进,进一步提高了植绿护绿意识。提升灾害防控能力,完成有害生物防治1.96万亩,有害生物防治指标在省州下达控制范围内,实现了连续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人员伤亡的好成绩。统筹落实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进天然林调查核实及省级公益林进一步优化工作。加快推进森林乡村创建,增进民生福祉,8个村被评定为省级森林乡村。


强化生态安全意识

保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盈江县牢固树立依法治林的理念,充分发挥“林长+警长+检察长”作用,规范和优化对1959名生态护林员进行动态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对森林草地湿地的管护作用进一步发挥。年内完成1046个森林督察图斑核实,共查处行政违法案件141起,刑事案件50起,开展以打击野生动物违法为主题的“清风行动”联合执法1次,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震慑,实现了全县保护地面积不减、生态不被破坏,切实守好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野生动物监测

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救助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监测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发现中国新记录龙脑香科植物1种,命名为盈江柳安;投入资金15万元,对智慧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维护修缮,实现对犀鸟、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等旗舰物种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先后繁育了30余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成功繁育500余株国内首次发现的龙脑香科植物—盈江柳安,并完成移栽,就地、近地、迁地保护成效显著。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为抓手,加强主动预警,有效维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开展专项行动3次,对野生动物重点分布区域开展巡查巡护,结合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开展巡护长度超3000公里,开展疫源疫病在线监测样线170余条次,坚持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在线监测日报、周告制度,加强鸟类栖息地巡护管理工作,清除非法猎捕工具,严厉打击使用网捕、毒药等恶劣手段乱捕滥猎鸟类的活动,制止对迁飞候鸟的人为干扰行为,至今盈江没有发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情况。加大野生动物救助力度,收容救护蜂猴、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只,熊猴、豹猫、蟒蛇、眼镜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2只,夜鹭、棕黑锦蛇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2只。多部门联合开展河燕鸥专项救助2次。

丁洪波/摄影

坚持宣传舆论引导

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覆盖全民


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制作悬挂生物多样性标语20余条,张贴通告、宣传海报1000余份,共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300余份,放置永久性宣传牌20块,到村寨、社区、学校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20场次;配合中央电视台CGTN栏目开展保护区专题采访录制1期;开展融媒体节目录制3次;保护区《“豹”你喜欢》入围彩云之南评选点赞活动;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白尾梢红雉、河燕鸥等旗舰物种被人民网、央视频app、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不断延伸,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美丽盈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段忠胜 供稿:盈江县林草局 于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