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涌:“剪”出灵动的德宏故事
+ 收藏




坐在桌前,拿起剪⼑,是樊涌⼀天中最为⾃在的时刻。“咔嚓”声中,纸张声响细⼩连绵,不⼀会⼉,锯⻮状的纸屑簌簌落下,⼀只孔雀展开它那绚丽的尾屏。


从17岁拿起剪⼑的初学者,到如今州级⾮物质⽂化遗产傣族剪纸代表性传承⼈,30余年来,樊涌⽤剪⼑“剪”出了⼀个个灵动的德宏故事。


微信图片_20241021095214.jpg







01

“剪⼑也可以画画”



樊涌是地道的德宏⼩伙,从⼩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原以为⻓⼤后会成为⼀名画家,没想到与剪纸的⼀次意外邂逅,重新划定了他的⼈⽣轨迹。

微信图片_20241021095224.jpg


1989年,正值《霹雳舞》热映,收放自如的舞步令樊涌着迷。“怎么把动作记下来?”他倏地闪过一个念头:要不用剪纸试试。放学后,他回到房间,拿着画笔勾勒图样,埋头就剪,几天后,人物竟然在纸上“跳舞”了。


17岁的樊涌第一次拿起剪刀,此后再没有放下。


时年9月,樊涌考入了云南艺术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在中国图案欣赏课上,一幅剪纸式样的京剧脸谱让樊涌倍感惊喜。他也想剪出这样的作品来,可从没学过剪纸的他,要么把线剪断,要么图案空洞。


刀嘴怎么张?刀口往哪边走?手如何用力?这都是摆在初学者樊涌面前的难题。他沉下心来,每天至少花一至两小时练习基本功,剪坏的纸张更是攒了一沓沓,“下刀和起刀必须准,特别是在刀与刀连接之处,说下就下,说起就起。”没多久,他看见兔子吃草,脑子能迅速勾出图样,腿该怎么蜷,耳朵往哪边翘,边剪边琢磨,不一会,一只剪纸兔就活蹦乱跳了。

微信图片_20241021095200.jpg







02

“千丝万缕诉日常”


毕业后,樊涌回到德宏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负责舞美设计,下乡采风时,他常常去傣族村寨串门,看阿孃剪出纹路各异、寓意不同的剪纸,听纸张里的故事,“千丝万缕间,展现的不仅是一座塔、一头老黄牛,更是傣家人实实在在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41021100616.jpg


1996年,采风途中,望见遮放坝子稻浪翻涌,樊涌回家便将此景画了出来。上万颗稻穗,随风摆动,落在纸上,变成了细小、密集、弯曲度极高的线条。重复的动作让樊涌陷入泥淖,好几次拿在手里的刀放了下来。“不完成,我无法创作下一幅作品!”望着窗外绿了又黄的稻田,他踏入其中,如手拿镰刀的农人,一点点将谷子收割完。两年后,作品完成,他为其取名《谷香时节》,并斩获全国剪纸邀请赛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41021100627.jpg


一把剪刀,站着也行,坐着也行,有时,樊涌一天能剪十几个小时。他时常出门,去雨林里观察叶怎么舒展、花怎么绽放、昆虫怎么跳跃;去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盛大节日现场,看人群如何舞动,笑容有多灿烂,“家乡多姿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都是我的创作素材。”


微信图片_20241021174732.jpg

十余年里,樊涌创作了四五百幅作品,300多平方米的《孔雀》成为世界纪录最大傣族剪纸,《婻木诺娜》《风从梦中吹过》等上百幅作品荣获国际、国家级金奖、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贡献奖,他也被评为云岭技能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德宏文化名家。






03

“从纸上站起来对话”


微信图片_20241021095313.jpg


与剪纸如影随形,樊涌并不感到孤独,只要他拿起剪刀,纸上的房屋、街道、故乡……就能延展出一个立体的世界。“剪纸不应该只铺在桌上,挂在墙上,它应该从纸上站起来,和我对话!”


微信图片_20241021095248.jpg

2010年,屡屡获奖的樊涌主动按下了创作的暂停键,开始沉下心探索剪纸发展新路子。直到2014年,樊涌调至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级非遗创意工作室,担任傣族剪纸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再次打开了创作的阀门。


“校园里兴起一股‘短视频’风,我寻思,动画视频就能让剪纸‘活’起来!”灵感的潮水一旦决堤而下,过去种下的“种子”也喷涌而来。


“我从小就听父母讲傣族泼水节的传说,要做剪纸动画第一时间浮现这个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编写故事情节,设计舞台布景……樊涌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到深夜,也没有疲惫感,脑子里装的全是这个事。”历时9个多月,《圣域魔火——傣族泼水节的传说》成为世界首部傣族剪纸动画片,尔后,《孔雀公主》《太阳之子》《共有的家园》等多部剪纸动画接连问世,广受好评。


2.jpg


“剪纸要发出新枝嫩芽,不止要创新,传承人的培养很关键。”课堂上,他不仅手把手教技巧,更以剪纸讲述德宏故事、中国故事,目前已教授了1万余名中缅学生。


“樊老师的剪纸课在学校很热门,能选上全靠抢。这几个月跟着老师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剪大象、榕树等图案,更通过剪纸对德宏、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缅籍学生Nang Aye Myat Phoo 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当老师,把剪纸教给自己的学生。


“剪纸不仅要剪,更重要的是传下去。”叮叮当当的上课铃声传来,樊涌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纸张走进教室,随后,剪纸的“咔嚓”声越来越响。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佩灵 朱红余 唐钦

李家章 赵首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