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2024年1月29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云南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月25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
(以下简称《防火命令》)
高位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实施意见》紧紧围绕
中办、国办《意见》要求
?
自3月1日起,全省将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全国“两会”、清明、“五一”假期等重要时点接踵而至。据气象部门预测:3-5月全省平均降水偏少,平均气温偏高,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曲靖部分地区将达到5级极高火险,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日趋严峻。
坚决扛牢压实责任。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经营单位和乡镇长、村委会主任、村民小组长、户主、林权所有者等“五个关键人”责任。将适时报请省委、省政府领导签发总林长令。
着力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航空巡护、瞭望塔台、红外热感、地面巡护等一系列手段,对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监控,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落实紧急信息直报制度,“点对点”加强预警速报,确保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全面强化防范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排查整治隐患。充分发挥护林员和卡点作用,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实施常态化火源管控。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及时曝光通报典型案例。采取入户宣传、“五进”宣传、警示宣传等方式,推进防火宣传常态化、全覆盖,努力构建全民防火格局。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中央资金、省级统筹资金、各级配套资金足额保障落实到位。
科学安全处置火情。优化细化应急预案、科学布防专业力量、实化装备物资准备,充分做好有效应对多点同时爆发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强化分析研判,做好24小时“双岗双带班”、信息报送和快速响应等一系列工作,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层层落实挂钩包片联系机制,聚焦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情况,强化森林草原防火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严督细查“网格化管理”末端落实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及时反馈和督促问题整改,确保责任压实、措施落实、防控到位。
聚焦主责主业,坚决打赢春季防灭火攻坚战。加强森林火险形势研判分析,提升航空救援队伍应急应战应变能力,靠前驻防航空救援力量,根据火情分布及时调整飞机的布防,强化与应急、林草、消防队伍协同联动,发挥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优势,快速处置突发森林火灾。
向事前预防转变,全力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南航总站将加大高火险时段空中巡护飞行密度,对重点区域进行巡逻报警、洒水增湿,对发现的林区违规用火开展空中盘旋喊话警示,并及时通报属地,对初发的小火果断洒水浇灭,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航空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按照“实战实用,急用先行”的原则,根据应急部全国航空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持续推进云南省航空救援场站、起降点、取水点、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灾害高发地区的航空救援网络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航空救援飞行绝对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重要论述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守牢安全防线,压实飞行安全责任,加强飞行安全监管,规范航空救援管理,排查消除飞行安全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航空救援高质量发展。
抓破案攻坚,在火案查处上求“快”。严格按照“四快四细”工作方法(即接出警快、现场勘查快、查明火因快、排查确定嫌疑人快,现场勘查细、排查摸底细、调查走访细、案情分析细)全力侦破火案,对发生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森林火案实行挂牌督办、驻点指导,实现精准高效办案。今年2月18日,昭通彝良县角奎街道发生森林火灾后,公安机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查明起火原因、第一时间抓获犯罪嫌疑人,案件于当日就成功告破。
抓实战演练,在应急处置上求“稳”。加强对林区及周边重点人员、重点单位、重要设施等基础信息的采集掌握,精准、细化到点、线、面,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在党委、政府领导和森防指统一指挥下,迅速高效开展应急处置,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轮防火期以来,共组织开展7轮次全省森林火案侦查业务培训和森林火案接处警应急处置演练,提升专业警种森林火案联合处置能力,确保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抓普法宣传,在预防教育上求“效”。结合森林警长制落实,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运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以及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全覆盖开展以案释法、以案示警,不断增强全社会、全民的防火意识。根据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已经查明的森林火灾案件来看,大部分森林火灾案件是由于违规野外农事用火引发,其他原因还包括:燃放烟花爆竹、吸烟和祭祀用火。从已经查明的森林火灾案件来看,杜绝野外用火,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森林火灾。
在此,公安机关希望通过媒体提醒广大群众: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请大家不带火种进山,不在林区吸烟,不在山上野炊,不在林区内上香、烧纸,不在林区内燃放烟花爆竹,不烧荒不玩火。任何违规野外用火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森林航空消防力量在云南省如何布局的?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南航总站针对森林航空消防做了哪些工作?
2024年以来,在云南丽江、保山、普洱、大理、玉溪、红河等州(市)一共设立了6个飞行基地,进驻10架灭火直升机,为坚决打赢春季森林航空消防攻坚战做好了一切准备。
今年,在云南境内选定直升机野外起降场235个、吊桶灭火取水点437个,一共计开辟37条航线,航线总长1.7万多公里,空中巡逻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7%,覆盖全省重点林区和自然灾害高发区,以及中缅、中老、中越边境重点区域。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2月26日,驻防云南的各航站、基地已累计出动飞机106架次,安全飞行210小时2.8万公里。直升机空中洒水27桶68吨,及时处理了4起初发火情。特别加强对滇中林区和滇西苍山、玉龙雪山、高黎贡山等重点部位空中巡护力度。在高火险时段,对人员密集的景区入口、城市面山进行空中洒水增湿作业。通过空中航空广播警示,及时消除林区违规用火27起,将火灾遏制在萌芽状态,有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近期,按照省森防指安排,派出工作组深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展森林防灭火督查暗访,督促整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根据国家森防指指令,最近紧急向云南调拨扑火机具600多台(套),支持火灾扑救。今年年初以来,运用高空侦察卫星,对云南林区开展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共监测到异常热源点290个,为火灾的早发现、早扑救发挥了预警的作用。
聚焦练兵备战,精细做好任务准备。持续发挥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5+3”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坚持全灾种预警联动,加强联合应急值守,强化形势分析研判。以国家消防救援局冬季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进山入林、真烟实火实战化训练演练,在野外化环境、模拟化情景中检验平时训练效果。2月28日,以应对大火巨灾为背景,异地同步组织全省3地1500余名指战员开展“三项训演”活动,即首长机关实战化集中训练、野外驻训、实战演练,精心组织森林灭火战法、新特装备运用等科目研训,提升灭火实战能力。目前,总队4套前指、各支队2套前指在岗备勤,总队2000余名指战员按照“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临战状态,随时做好遂行森林草原灭火救援任务准备。
聚焦任务实践,科学高效遂行任务。坚决落实《国家森防指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现场指挥机制》要求,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应急、林草及其他灭火力量对接协调。动态修订完善各类灭火行动方案,区分“三线”力量编成强化应急响应。采取“定期+随机”方式组织开展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战备拉动,以同时应对至少3个方向重特大森林火灾为战略目标,分级编配好基、前指人员,优化提升基、前指工作效率。强化“泵车、泵摩、泵艇”战术研训,探索“蓝翼”无人机分队、“蓝骑”摩托车分队战法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科学精准、活战巧战的作战理念,运用“常规打、水泵灭、险段隔、视情点、空地联”战术手段,加强对火场态势的科学研判、队伍行动的精准把控、新特装备的研究运用、配属力量的高效整合,提升灭火攻坚制胜能力。
聚焦任务安全,落细措施守牢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救援、安全第一”原则,牢固树立“防险重于避险”理念,坚持把行动安全作为遂行任务关键环节抓细抓实。加强战场勘察和风险评估,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制定灭火行动方案,严格落实装备穿戴规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牢牢把握行动准则,稳妥高效处置。高度关注队伍集结机动、组织行动、宿营休整、撤离归建等环节,坚守安全底线,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任务完成好,人员无伤亡”。
系统安排部署。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列为各州(市)、县(市、区)书记亲自抓的“10件事”之一,强调要严格落实源头管控等“六条措施”。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安排,要求采取精准有力措施,从严防控,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林草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多次召开推进会和调度会,对压紧压实防控责任、深化源头治理等工作进行细化安排。
主动消除隐患。省林草局深入16个州(市)开展包片蹲点督导。抽调35人组成13个暗访组,对高火险州(市)开展明察暗访。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完成林牧区低压裸导线绝缘化改造305公里,消除山火隐患4488处。开展危险区域可燃物清理,实施计划烧除1.4万余公顷,开挖防火隔离带1200余公里。
强化火源管控。发布火险分析报告、高火险警报等120期;向州、市、县、区推送每日防火提示信息7万余条。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野外农事用火管理的通知,切实强化野外农事用火管理。全面强化人防物防技防,24万余名护林员全员上岗,布设防控卡哨8000余个,启用林火视频监控5800多路,严格执行进山入林实名登记、扫防火码、通行管控等措施,全力堵火源、管火种。
加强宣传培训。坚持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相结合、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全面推进防火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活动,累计发放防灭火应知应会系列手册21万册、林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手册10万册。举办指挥员业务培训、专业队伍骨干培训853场4.5万人次,全省防灭火组织指挥及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提升基层能力。提前下拨2024年度第一批森林防火专项经费4830万元。统筹1.1亿元夯实基层“以水灭火”能力。争取到增发国债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项目24个、总投资73.3亿元,其中国债投资66.12亿元,占全国400亿元总盘子的16.53%,项目建设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
做实应急准备。全省各级共储备防火物资5000余万台(套),布局98架中、小型无人机驻防重点区域,现已布设21个机点,覆盖12个州市。1100余支、3.5万名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适时靠前驻防,并开展携装巡护。指导涉林村组配备2—3名早期火处置人员、20至30名村级应急扑火队员,着力提高早期火情处置能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按照《实施意见》和《防火命令》的部署要求,明确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持续推进森林警长制,建立基层派出所风险识别清单,推动施行“一案双查”机制,既复盘倒查火案原因,又查明隐患排查和风险化解有关责任。
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持续深入推进落实与林草部门的火情监测日通报、案件溯源快侦等机制,做到第一时间预警处置。针对即将到来的“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协同林草部门做好防火宣传、火灾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违规用火处罚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设施周边、农事用火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巡护,深入推进隐患整改和源头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针对重点目标人群、重要设施,进一步精准收集基础信息、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及时撤离、保护到位。聚焦森林火案规律特点,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应急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从力量、装备、快速反应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进一步强化协作联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治的整体合力。
此外,省公安厅将配合省森林指及其成员单位,针对高火险州市开展工作督导,深入推动各项防控、打击措施高效执行。3月1日起,省公安厅将抽调侦办火案经验丰富的民警组成指导组,深入高火险州市驻点督导检查。
看发布会实录
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