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勐海】勐海县姑娘寨:党建长廊耀边疆 红色引擎促振兴
+ 收藏
勐海县格朗和乡姑娘寨地处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腹地,茶旅资源丰富,是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214国道上的重要节点村寨,这里的各族群众和“新寨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紧扣“强组织、固边疆、聚民心、促发展”的发展目标,通过走好四个路径筑牢了红色堡垒,催生了绿色动能,培育了金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强、边疆稳、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近年来,姑娘寨先后获评州、县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打造出边疆党建长廊示范样板。

图片

村组全貌

筑牢党建“桥头堡”,引领发展“新航道”。姑娘寨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创新“1+3+N”党建网格体系(1个支部引领、3个党员责任区、N项民生实事),由责任区负责党员带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应急抢险救灾和矛盾纠纷调解等民生实事,建立“双带双评”机制(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群众评党员、支部评实效),强化实施效果。同时在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基础上推出“火塘议事会”,搭建党员群众共商共议平台,先后制定《姑娘寨绿美乡村建设公约》、组建“绿美先锋队”助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目前共累计发动党员群众300余人次,拆除违建3000平方米,种植乡土苗木3.5万株,打造了“党员示范路”“绿美家庭”等特色载体。

图片

茶山夜话

攥紧项目“金钥匙”,促进发展“新引擎”。坚持“支部搭台、各方唱戏”的发展路子,依托沪滇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项目势能,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和痛点,引进龙头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定制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污水处理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双百全覆盖。同步实施“增绿添彩”工程,采取“党员包片+群众认养”的模式新增绿化600平方米,提质优化绿植点位15处,总绿化覆盖率突破80%,并将此模式运用到村庄美化、亮化工程中,在有效改善村内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建成古茶园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做到了山水茶园风光和人造村落景观的有机结合,逐步打造出“茶山花绿美、村寨庭院洁”的生态振兴示范样板。

图片

志愿服务

聚焦增收“关键点”,激活发展“新活力”。党支部以“党建+茶旅”破题,以南糯山村“235”利益分配机制为原则,创新“支部统筹、企业运营、农户入股”的运营模式,引进匠庐、木可岚山南等品牌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并通过租赁、转让等形式将30家零散的民宿酒店和农家乐整合为“南糯茶居”联合体,依托周边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特色“名片”,由党员带头发展茶主题庭院经济,开发采茶制艺体验、哈尼茶宴等特色项目,围绕精品民宿集群打造了一系列丰富业态。2024年“茶旅融合”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万元,户均增收3.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较三年前增长67%。

图片

精品酒店

抓住乡风“文明枝”,催生发展“新思想”。坚持构建群众主体地位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行“党建+乡风文明”双促机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党建“一张网”,党员包户推行“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开展“党员亮家风”“文明结对”等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户”评选,通过“茶山夜话”“院坝会”宣讲政策60余场次,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民族团结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及参与率,2022年姑娘寨获评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如今,古茶树下的“志愿红”成为亮丽风景,实现了乡风文明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