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氛围拉满!丽江人假期这样过……
+ 收藏

这个假期

端午节和“六一”国际儿童节撞了个满怀

三天假期

丽江多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迎端午 庆“六一”


一起来看

↓↓↓

科普活动让儿童节充满“科技范儿”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学习强国”丽江学习平台举办以“科学领航 童心追梦”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我市50余名儿童参加活动。


图片

“科学领航 童心追梦”主题科普活动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本次活动由“学习强国”丽江学习平台主办,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丽江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旨在通过趣味互动、动手实践和沉浸式体验,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热情。


图片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丽江市科技馆各展区。(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活动现场,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参观了科技馆各展区。由400套矩阵数控球组成的 “科技之光” ,将人文艺术与科技力量完美融合,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光影变幻的魅力;“笨笨机器狗” 的萌趣表演,通过生动演示人工智能机器狗的运动原理,打开孩子们认识智能科技的窗口;“科普向新力” 视频教学环节,以摆锤运动、抛物面原理等科普知识为切入点,拓展了孩子们的科学视野与空间想象力。


图片

孩子们在动手拼装太阳能小汽车。(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动手实践环节亮点频出。科技馆科普辅导员通过 “视频+讲解” 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和可再生能源对环保的意义。随后,孩子们动手拼装了太阳能小汽车,过程中穿插了开放性问题和知识讲解,让大家在“玩科学”中加深了对能量转换原理的理解。


此外,活动特别设置的 “六一” 科技游园会,以闯关游戏形式引导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科技知识,完成挑战的孩子还能获得科技主题礼品,让这个儿童节充满 “科技范儿”。


图片

猪槽船竞渡,甲搓舞飞扬 端午节氛围拉满





端午假期,丽江泸沽湖景区大落水村的游船停靠点热闹非凡,川滇各村组群众身着盛装齐聚,共同开展摩梭传统猪槽船大赛系列活动。


图片

停靠在泸沽湖码头的猪槽船。(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活动在摩梭达巴的诵经祈福中拉开序幕,神圣的苏里玛酒开坛仪式后,比赛正式开始。一艘艘猪槽船如离弦之箭,在泸沽湖的碧波上飞驰。来自川滇两省的18支参赛队伍齐呼口号、奋力挥桨,动作整齐划一,层层白浪飞溅。船只你追我赶,竞争异常激烈,岸边观众的加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图片

男子代表队比赛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每年端午我都会来参赛,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我们摩梭人共同的节日记忆。”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的参赛选手杨依佐此尔说。猪槽船因形似喂猪工具得名,曾是摩梭先民捕鱼、横渡、交流的重要工具,承载着生产生活记忆。如今,当地坚持人力划行,既守护了泸沽湖生态,也传承了千年摩梭文化。女选手给汝卓玛说:“泸沽湖是母亲湖,我们有责任将保护好母亲湖的传统传承下去。”


图片

女子代表队在水上奋楫争先。 (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湖畔,甲搓舞同样吸引众人目光。在摩梭语里 “甲”意为美好;“搓”意为舞蹈,甲搓舞,是摩梭人节日里寄托情感、表达祝福的重要方式。现场的游客们也沉浸在这份独特的节日氛围中。有的换上摩梭民族服饰跳起了甲搓舞;有的品尝泸沽湖的苏理玛酒、粽子,感受泸沽湖独特的饮食文化。


图片

村民与游客共同跳起甲搓舞。 (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据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副局长张明介绍,此次端午节系列活动,融合了摩梭祈福、生态倡导、民族竞技与非遗等元素。活动旨在保护传承摩梭优秀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将非遗融入旅游节庆,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又带动百姓增收,促进文化与生态保护。


图片

亲子活动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端午假期,很多市民和游客走进黑龙潭公园“纳西探源·五感研习社”,沉浸式体验非遗,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脉搏。

图片

纳西探源·五感研习社老师指导小朋友包粽子。(丽江融媒记者和宝其摄)


“六一”当天,走进黑龙潭公园梅园,只见几个小朋友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卷叶、放米、加入馅料,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就在孩子们的小手中完成了。“我觉得包粽子特别有意思,回家我就可以煮自己包的粽子吃啦!”郁开勋小朋友开心地说,在这里,不仅和妈妈一起亲手制作了精美的漆扇,还体验了包粽子,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儿童节。


和睿小朋友兴致勃勃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拓印,他将花草精心排列在布袋上,然后用小锤仔细敲打,将花瓣和叶片的汁液与形态清晰地印在布袋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拓印包就此完成。“太漂亮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和睿兴奋不已地说:“我很喜欢自己动手做的这个包,回家后,我要把我最喜欢的玩具都装进去”。


图片

和睿小朋友和纳西探源·五感研习社老师一起制作拓印包包。(丽江融媒记者和宝其摄)


“研习社常年提供制作鲜花饼、东巴纸、纳西风铃、艾草锤、扎染小方巾、松果手作、东巴文书签等丰富的非遗体验项目。”纳西探源·五感研习社负责人杨照棋介绍道,端午假期,研习社推出了端午相关项目,包粽子体验区人气最高,五彩绳编织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所有项目除了动手制作外,老师还会同步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让体验更有深度。


图片

小朋友晾晒扎染作品。(丽江融媒记者 和宝其 摄)


杨照棋表示,接下来,研习社将继续秉持“体验非遗,保护自然”的理念,根据季节特点,推出“山上捡菌子”等特色课程,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深化人文体验的内涵,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传统文化和节庆民俗,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


图片

亲子互动游戏现场。(古城融媒记者 和冠南 摄)


此外,在中济海体育公园,古城区投控集团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五彩端午 六艺童年”系列活动。东巴纸拓印、投壶游戏、DIY五彩绳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端午习俗的了解;滚铁环、打弹珠、跳皮筋等让家长与孩子们互动的同时,体验了传统游戏的乐趣;亲子欢乐跑、合力运球、家庭1V1足球挑战赛、跳绳、蒙眼击鼓、你抛我接、套圈圈等项目,更是让家长和孩子在运动、互动中增进感情、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