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德宏州成立70周年 | 同心筑梦向未来
+ 收藏

  不久前,家住德宏州芒市的姚胜旺以621分的成绩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姚胜旺刚从地里挖生姜回来,顾不得洗掉手上的泥土,他颤抖而郑重地接过录取通知书。这一幕感动了网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挖姜男孩”。开学季,备受关注的姚胜旺已走出大山,去往心心念念的海边。

  同姚胜旺一样,数以万计的德宏边疆学子,或在心心念念的校园研学,或融入时代发展大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在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后,他们如鸟儿般,翱翔于山巅,游走于蓝天!

  段林香 摄

  新中国成立前,德宏没有一所中学,文盲占总人口的9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德宏州委、州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州现有2所高校、289所中小学。10年来,累计培养大学生51198人,其中:本科28089人、一本8272人、北大清华61人,成为全国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筚路蓝缕:5000元建一所学校

  从篱笆房、稻草顶到土坯房、砖混房再到如今的高标准教学楼、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从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提出优质均衡的更高目标……78岁的陈德用既是德宏教育的建设者,也是蜕变的见证者。

  芒市中学建校初期的照片

  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陈德用从昆明师范学院毕业后,1970年8月分配到潞西县任教:“学生少,老师更少。当时,全班仅有20名学生,2名教师,我教数理化。上课3个月后,和我搭档的那位老师调走了,我就包干了所有科目。”

  为适应德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1972年,潞西县革委会学校组决定创办潞西县芒市中学。同年秋季,县革委会拨款5000元作为建校资金,在芒市镇建起了潞西县小学教师训练班的教舍。“当时盖了两排共13间竹篱笆墙稻草顶的房子作为教室和宿舍,一排3间竹篱笆旧铁皮顶伙房。”这便是芒市中学的雏形。

  芒市中学的开拓者

  1973年9月,芒市中学招收了第二届两个班104名初中生。“学生有了,但新建的2栋土木结构的4个教室还未完工。”学校决定让1972年招收的初一、初二班仍在芒市一小上课,初三、初四班则轮流在新校址仅有的1个竹篱笆草房教室上课。每班上课半天,班主任带队劳动半天。“在这一片荆棘丛生、坟冢遍地的荒郊野坝上,全校师生一起平场地、镶道路、锄杂草、捡石头,挥锤打钎,凿石平地,肩扛人拉,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为建设芒市中学出力出汗。”翻看着泛黄的《芒市中学建校十五周年纪念册》,陈德用对当年的情形依旧记忆犹新。

  1993年,陈德用调任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简称州民一中)校长。同年秋季学期,州民一中首先在全州试行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1994年1月,开始实施《云南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水平达标晋级综合评价方案》,努力创办标准化、示范性窗口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1998年4月,州民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中。

  20世纪50年代州民一中校园面貌

  20世纪末州民一中学生风采

  2002年7月,州委、州政府决定撤销州民二中建制,整体并入州民一中,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并要求“规范化、高起点地规划和建设好高中部。”此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2月,州民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其间,“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教育成绩斐然,并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26所著名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2022年1月,州民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高中。2023年,一本率达68.35%,较2016年上升了30多个百分点。

  20世纪末州民一中教学楼

  建校71年来,州民一中共培养了497班24850名学生。他们中有的成为将军、亚运冠军;有的在各级党、政、军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成为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企业家。而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州民一中学生风采郑山河 摄

  竭尽全力:让各族群众对德宏教育有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州先后启动了课堂教学、高中复习备考、联盟办学、职教园区建设、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改革,出台了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15条措施,实施了提高质量和教师培训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联盟办学成效凸显。以高考为标志的基础教育质量跻身全省中上游水平,州民一中一本率大幅提升,“头雁”作用明显。

  州民一中校门

  晚8时,芒市一中3000名学生如往常放下书本来到操场,随着音乐的节拍唱起歌跳起舞来。州民一中副校长、芒市一中校长闫亮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并在朋友圈写道:“在学校就是要快乐学习!”

  多方因素的影响,芒市一中优质学生出现流失。针对这一情况,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州、市教体局的帮助下,州民一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开展联盟办学,以“智慧课堂”和“自律文化”为抓手,毫无保留地分享先进的办学模式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2021年8月,芒市一中成为州民一中的联盟学校,时任州民一中副校长的闫亮调到芒市一中任校长。此前,他已带了7届毕业班,助力17个学生圆梦清华、北大。

  芒市一中校园李松亮 摄

  校园内,一排排绿树随风飘扬,一条小河潺潺流过。“以前这里杂草遍布,遇到枯水期,学生会偷跑出去,很不安全!新班子组建后,开始着手清除杂草乱藤,在河岸种上波罗蜜、凤凰花,还立起了高高的防护栏。学校要像家一样,干净、温馨、安全。”

  “最大的意义是让市民对芒市教育有信心。”闫亮说。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的同时,是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学楼前,一张张红彤彤的高考喜报映入眼帘。

  梁河一中学生在演奏葫芦丝

  创建于1956年的梁河县第一中学(简称:梁河一中),是全县唯一的省级完全中学。2022年12月学校晋升为一级三等高中。为了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梁河一中抢抓教育协作机遇,努力向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昆明理工大学学习。自2016年9月云师大附中对口帮扶以来,梁河一中多次选派各学科教师,到云师大附中进行“一对一”跟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看着崭新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铺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教室里的智慧黑板和成绩不断提升的学生,在校任教30多年的张自伟老师说:“看到学校越来越好,真是太欣慰了。”

  操场上,学生们跳起嘎伴光,蹬着窝罗,青春洋溢,活力四射。“作为葫芦丝之乡,梁河一中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我们还将葫芦丝演奏纳入特色课程,让学生从小了解、热爱、传承民族文化。”校长寸永勐介绍。

  砥砺前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阵悠扬的歌声从德宏州民族实验中学传来,此时,90后教师尹木王正在上音乐课。

  尹木王是个景颇女孩,2019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起了老师。

  尹木王和朋友在表演

  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时,尹木王常常拿出景颇乐器吹奏,总有同学围观,“这是什么乐器?什么曲子?”尹木王发现,同学们对德宏的民族音乐蛮好奇,却缺乏了解的途径。

  “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家乡,培养人才,让更多人成为德宏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宣传者。”27岁的尹木王坚定而温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影响带动着学生。

  哥哥703分,弟弟730分!德宏双胞胎兄弟被清华锁定;“挖姜男孩”姚胜旺被大连理工大学录取,没见过大海的孩子圆梦了……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68年以来,先后培养了4万多名学生,升本工作准备就绪。德宏职业学院累计培养了6万多名学生,办学水平跻身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德宏职业学院

  站上发展新起点,德宏州委、州政府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为把德宏建设得更安全更美丽更富饶,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撑。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绿叶 胡佩灵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新闻推荐